EC50 的定义非常简单,即在基线(底部)和最大反应(顶部)之间引起反应的激动剂浓度。只有先确定基线和最大反应,才能定义 EC50。
依赖度取决于您如何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,EC50 可能与引起 Y=50 反应的浓度不同。例如,在下面的本示例中,数据归一化为最大反应的百分比,没有减去基线。基线约为 20%,最大值为 100%,因此 EC50 是引起约 60%(20% 与 100%之间的一半)反应的激动剂浓度。本实验中引起 50 反应的浓度不是EC50。
不要过度解读 EC50。它只是激起介于基线反应和最大反应之间的反应所需的激动剂浓度。由于 EC50 定义了特定药物剂量反应曲线的位置,因此它是衡量激动剂效力的最常用指标。不过,EC50 通常与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 Kd 不同,它不是药物亲和力的直接衡量标准。
pEC50 的定义是 EC50 的负对数。如果 EC50 等于 1 微摩尔(10-6 摩尔),则 EC50 的对数值为 -6,pEC50 为 6。这种表达药效的方式并无特别优势,但在某些领域已成为惯例。
在许多实验中,您会改变抑制剂的浓度。抑制剂越多,反应越小,因此剂量反应曲线会走下坡路。在这类实验中,中点通常被称为 IC50("I"表示抑制),而不是 EC50("E "表示有效)。这纯粹是使用缩写的不同,并无本质区别。
对等式进行简单的重新排列,就可以用 EC80(或 EC90 或 ECanything)代替 EC50。Prism包括一个可直接拟合任何 EC 值的等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