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is site.

1.数据输入

这是 Prism 提供的嵌套 t 检验教程数据。您要比较两种教学方法(数据集列),每种方法在三个教室(子列)中使用,结果在每个教室(行)的 4-6 名学生中测量。

如果您不使用教程数据,请创建一个嵌套表,并设置与实际重复次数相对应的子列数量。在本示例中,每种教学方法使用了三个房间,因此创建的表有三个子列。

输入叠加了技术样本的数据。在本示例中,您在每个房间测试了 4 到 6 名学生,这些数据堆叠在每个子列中。在实验室本示例中,您可能会对三只大鼠(子列)采用每种备选处理方法,并对每只大鼠的某项指标进行多次测量(技术重复,堆叠在子列中)

如果您想给子列贴上适当的标签("Room1"......如下),请双击子列标题,弹出输入所有子列标题的对话框。

备注:

"技术复制"一词并不总是适用。如果每组研究三家医院,每家医院有四位医生,则将每家医院的信息堆叠在一个子列中,每 位医生在不同的行上。

注意,复制是堆叠的。这与 Prism 通常的工作方式不同。我们这样设置有两个原因。首先,这样可以给子列打上标签("Room 1"、"Room 2"......如上)。其次,它符合大多数文本进行分析的方式。 如果您在输入数据时将技术样本(本示例中为学生)与不同行中的不同样本(本示例中为房间)并列,那么 Prism 的嵌套 t 检验分析将给出毫无意义的结果。

每个子列中数值的顺序是任意的。你可以随意扰乱每个子列中的数据,结果也不会改变。第 2 行中的值彼此完全不匹配。

子列的顺序并不重要。如果将 2 号房间和 3 号房间的数据对调,结果也是一样的。比方说,控制数据的第二个子列和处理数据的第二个列之间没有任何联系。

在本示例中,请注意子列的数值数量并不相同。嵌套 t 检验在样本量不等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。

我们使用 "嵌套 t 检验"这一名称,是因为它最能说明该检验的用途。大多数书籍称其为嵌套双向方差分析,因为一个因子(本示例中的房间)嵌套在另一个因子(教学方法)中。

本示例来自 Maxwell 和 Delaney(第三版)的表 18.4。他们将第二组三个教室分别标为 1、2 和 3,而不是 4、5 和 6。这是因为在 SPSS 中分析这些数据时出现了偏差。没有进行匹配。第一种教学方法的第二间教室(教室 2)与第二种教学方法的第二间教室(我们称之为教室 5,但文中也称之为教室 2)完全不匹配。

Prism 无法对庞大的数据集进行嵌套 t 检验,并会显示一条提示信息。巨大到底有多大? 详情请点击此处

2.运行分析

单击分析,然后从分组分析列表中选择嵌套 t 检验。

在第一个选项卡中,输入两个因子的名称:

第二个选项卡提供了选项:

第三个选项卡提供了多个绘制残差图的选项。

解释结果

 

© 1995-2019 GraphPad Software, LLC. All rights reserved.